中国输美油井管被终裁“反补贴”关税,是迄今美对华贸易制裁最大案;而是否被征“反倾销”关税,则可看作未来中美贸易交锋的“风向标”
北京时间2009年12月31日,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(ITC)就中国输美油井管(OCTG)“反补贴”案做出终裁,以6∶0的投票结果认定中国油井管存在对美国相关产业的损害威胁。
这等于敲定了美国商务部(DOC)2009年11月24日的终裁结果——对中国钢管实施10.36%(两日前调整至10.49%)—15.78%反补贴关税制裁。中国钢企近一个月的努力和抗辩也都落空。
而这场落在油井管上的“大雪”,还会下得更久。因为,这一“双反案”的另一只靴子还没有真正落下,按照日程,美国商务部将在2010年3月对中国输美油井管“反倾销”税率进行终裁。
“如果最终反补贴加反倾销税率一共被定在40%左右,那出口美国市场将基本没有利润了。”去年12月31日,山东东营胜利高原有限公司李伟经理向本报记者表示。目前,DOC给出的反倾销临时关税高达96.51%。
据本报记者多方采访了解,面对如斯情景,部分企业仍因可获差别税率而积极争取,也有不少企业放弃了应诉、选择回避美国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几乎所有的涉案钢企都判定:“钢管出口欧美市场,已经几无希望”。
据本报记者从可靠消息渠道获悉,在中钢协、商务部联系企业开了“无数次”会后,2010年1月中国官方和行业协会还将在最后时刻和美方进行磋商。
毕竟,没人有希望,在全球经济复苏回暖的2010年,中美两个最大贸易国家间的贸易壁垒被类似案件结成更厚的“冰墙”。
此次ITC“6∶0”的投票比例结果看似一边倒,但背后另有玄机。
“这是一个对现实或对未来的不同考虑,但结果都是一样,就是涉案钢企如需继续出口美国就得按要求缴纳反补贴税。”12月31日,江苏常宝钢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兰永告诉本报记者。
其中最主要的诉讼意见就是:“中国钢铁制造商享受大量政府补贴,出口美国的倾销率在40%至90%之间,威胁美国约6000名OCTG工人的就业岗位。”
“美国或其他国家对中国钢铁业发起的反补贴,主要是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这个角度来查。操作起来很容易,把相关利息政策、税收政策、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都算进去,包括人工工资、福利也会进行计算。”他说。
如今,反补贴税率已被敲定,另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高悬在中国油井管生产商们的头顶——DOC反倾销税率究竟会定在多少?出口美国是否还有最后一线希望?
由于在“反倾销”一案中,被抽中需强制应诉的企业只有江苏常宝和天津钢管两家。因此,这两家企业现在承载着最大的抗辩压力——前者需要保住最好的结果,后者则更要为同行争取更多权利。
虽然江苏常宝的初裁税率仍为0,其它未积极参与应诉企业也保持税率99.14%不变,但这直接导致其它37家原本通过申请、积极应诉、并获得参照天津钢管倾销税率的企业,同样被调高到96.51%。
“由于江苏常宝的初裁差别税率为零,因此不能和天津钢管的差别税率进行平均,在这个前提下,我们只能跟着天津钢管走。”2009年12月31日,另一家涉案钢企法务部人士告诉记者。
从经济周期和贸易摩擦的联系规律看,经济衰退一年至一年半之后,通常会出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高潮,这意味着,2010年我国将迎来贸易摩擦的密集期。
在曹慧泉看来,如此多的“双反”案,不少案例其实不是技术问题,更多却是政治问题。
以此次油井管为例,美方统计数据显示,2006年,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总量为72.5万吨,2008年增加到了220万(中方统计数据分别为65.8万吨和199万吨)。
江苏常宝副总经理张兰永这样形容这次案件的重要性:“对中国的油井管行业而言,如果美国的大门彻底关上,未来是很可怕的。因为欧盟的门已经关上,还有阿根廷、墨西哥、哥伦比亚、加拿大、印度等地都在跟风。”
|